3月18日上午,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新时代学习工作室摘取其中的精彩“金句”,供读者朋友们学习。
1、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3、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4、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5、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6、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7、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8、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9、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10、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11、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12、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13、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14、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1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相统一”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时,就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课程作出了具体部署和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第一时间采访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等多位思想政治理论领域的一线专家,解读重要讲话、分享学习体会、标定奋进目标。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解决好一个根本问题,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这个根本问题是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岗位职责提出的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孙英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能感受到党的重托和岗位的光荣。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表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政课不仅关涉我国大学的办学方向,也关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新时代,广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要用豪迈的气概和振奋的精神武装自己,以理服人、以德感人,让思政课既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也要有惊涛拍浪的声势,真正上到学生心坎里。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今日刊发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坚定了广大思政课教师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六种素养,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求他们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种素养。
孙英表示,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岗位上的教师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倍感光荣,全体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要求,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作为思政课老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站稳这个政治立场。用新时代这样一个豪迈的气概和振奋的精神,来武装自己。”刘建军谈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通过思政课立德树人,我们就一定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民族复兴伟业打下坚实人才根基。
“八个相统一”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方向。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对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八个相统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利用课堂主渠道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在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对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作出了具体部署。”颜晓峰谈到,“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教学把准了脉、指明了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如同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百花盛开的三月春风。
颜晓峰谈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将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建立在具有严密科学逻辑的基础上;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用丰厚的知识成果滋养先进的价值观念;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建设需要批判、批判加强建设;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把教科书与新时代中国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需要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用主导开发主体,靠主体顺应主导;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需要通过启发达到灌输目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用好主干道、开发多渠道。
(